公益性崗位給予什么補貼?
一、公益性崗位給予什么補貼?
公益性崗位補貼的標準
公益性崗位補貼包括:崗位工資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綜合保險費補貼、法定休假日加班補貼以及其他補貼。補貼標準如下:
(1)崗位工資補貼標準按照市區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從事社區保潔崗位人員的崗位工資補貼為市區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110%)的50%計算,由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給予補貼。
在社區公益性崗位當月工作時間缺勤的,當月崗位工資補貼標準按月工資-(月工資÷20.92×缺勤天數)計算。
(2)社會保險費補貼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補貼,由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給予全額補貼。
(3)綜合保險費補貼是指從業人員在崗期間的商業綜合保險補貼,其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由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全額承擔。
(4)法定休假日加班補貼。其補貼標準為:月工資÷20.92×300%。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補貼標準為市區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20.92×300%。
(5)其他補貼由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給予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的標準補貼(含在崗人員的服裝費、上崗輔導補貼)。
社區公益性崗位的每月崗位工資補貼和法定休假日加班補貼的差額部分由區、街道(鄉鎮)以及社區共同承擔。公益性崗位的其他經費安排由各區和街道、社區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保障。
公益性崗位補貼的對象
(一)就業困難人員:指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登記失業人員:
1、符合'4050'年齡條件的人員;
2、零就業家庭成員;3、符合相關條件的殘疾人;
4、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人員;
5、家庭困難和就業困難的'雙困'高校畢業生;
6、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
7、被征地農民;
8、其他依法認定為就業困難的人員。
(二)高校畢業生:指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考試招收并獲得畢業證書的畢業生。
公益性崗位補貼的程序
(一)就業機構受理。公益性崗位補貼每季度受理一次,由補貼對象參保所在地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對申請單位的公益性崗位補貼申請材料5個工作日內進行驗審,驗審合格后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驗審不合格的告之申請單位完善相關材料后再行申請。
(二)人社部門審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5個工作日內對就業機構提供的材料進行書面或實地審核,同意后向同級財政部門提請社會保險補貼資金撥付。
(三)財政部門撥付。財政部門接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益性崗位補貼撥款申請后進行復核,復核無異后5個工作日內將補貼資金劃撥至就業專項資金支出戶。就業機構收到補貼資金后及時將社會保險補貼資金撥入申請單位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
二、公益性崗位國家給予什么補助?
公益性崗位國家給予的補助有:
(1)給予用人單位和個人崗位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分為用人單位崗位補貼和個人崗位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其中直接支付給用人單位的崗位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600元,市區支付給就業困難人員每人每月750元,各縣在用人單位崗位補貼和個人崗位補貼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前提下自行確定。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另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用人單位一次性崗位補助。崗位補貼期限是:除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含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補貼年齡為準)。
(2)給予用人單位社會保險補貼。對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用人單位,按照用人單位為公益性崗位人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個人繳納部分)。補貼期限同崗位補貼。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也可享受上述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三、山西省長治市公益性崗位工資待遇是多少?
就是長治的最低工資標準,新調整的,市區900多,縣區少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